台灣茶葉評鑑比賽大集合──產業活力、品牌信任與消費指南

台灣茶產業長期以「茶葉評鑑比賽」作為品質認證、品牌建立、產業交流的重要管道。全台各地農會、茶葉協會、產地特定組織,每年都會舉辦數十場茶葉比賽。主辦單位涵蓋農業部農糧署、各縣市農會、專業茶葉協會,甚至茶區地方公所助力推廣。

知名比賽如南投縣茶葉產業協會舉辦的「南投名間松柏嶺比賽茶」、台中市農會的「梨山高山茶評鑑」、嘉義縣梅山農會「阿里山比賽茶」、新竹北埔鄉農會「東方美人茶評審」,台東關山鎮農會「關山紅茶比賽」等,都是茶業流通與消費者選購指標。

每場評鑑比賽皆有嚴密的流程: 先由參賽茶廠或業者提出檢驗申請,經主辦方採樣、農藥殘留及產地認證初審,才可正式進入比賽。評審團由產業資深專家、品茶師、研究單位組成,評比茶葉外觀、香氣、滋味、湯色等多項指標,最終頒發頭等獎、金獎、優良獎等獎項。 得獎…

閱讀更多 about 台灣茶葉評鑑比賽大集合──產業活力、品牌信任與消費指南
  • 0

台灣茶產業淺談(下):精緻加工、批發包裝與市場流通解析

台灣茶產業在初級加工完成後,毛茶會再送入茶葉加工廠進行多道精緻處理:如色選、撿枝、篩選、烘焙、真空乾燥等步驟。這些工序有助於提升成品茶的風味、色澤及穩定度,也利於茶商採購時清楚辨識產品規格。

在包裝層面,批發茶葉常見多種規格,如「30斤一件」的大宗包裝、半斤、四兩、二兩的小包、12克一泡包等,滿足不同茶行、飲料店、零售通路的多元需求。部分茶廠亦提供碎茶、老葉等副產品,作為茶包原料或調配其他飲品。

茶葉批發合作流程,通常包含:需求洽詢→樣品試飲→品項選定→明細報價→回單訂購→出貨與開立履歷證明。專業茶廠多會出示產地認證、比賽獎項及產銷履歷資料,確保品質與安全。採購時,茶商可根據茶葉外觀、香氣、滋味、履歷標章等細節判斷品質,並注意出貨數量、包裝種類、物流條件等。

閱讀更多 about 台灣茶產業淺談(下):精緻加工、批發包裝與市場流通解析

  • 0